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,苏联元帅斯大林、美国总统罗斯福、英国首相丘吉尔及其他高级代表齐聚伊朗首都德黑兰,召开了一场旨在加速战争结束的重要会议。这次会议被历史称为“德黑兰会议”。
会议期间,所有与会领导人都坚信,不久的将来,盟军必将跨越那曾是纳粹德国罪恶疆域的边境,向他们共同的敌人发起决定性的反攻,从而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。
基于这一坚定的信念,会议自然转向了一个重要议题——战后如何处置德国的问题。如何采取有效措施,防止这个曾两次将人类拖入全球战争的国家再次卷土重来,成为与会者共同关注的焦点。
---
一、斯大林与丘吉尔的午餐会谈
会议首日(11月28日)午餐后,斯大林主动与丘吉尔展开了关于战后德国处置的讨论。罗斯福因身体疲惫选择休息,未参加此次谈话,陪同人员仅有英国外相艾登和苏联外长莫洛托夫。
丘吉尔一边悠然地抽着雪茄,一边回应道:“盟国必须对德国给予毁灭性打击,确保它永远无法再次威胁其他国家的安全。”
展开剩余87%斯大林表示赞同,但更进一步强调:“如果不采取特殊且有力的措施,德国会很快恢复实力,重新成为和平的威胁。”
对此,丘吉尔却持不同意见:“德国在接连的军事失败中,兵员和工业潜力已近枯竭,战争结束后,其遭受的打击将使其无法迅速恢复。”
两人的对话(图像)
斯大林对此乐观判断持怀疑态度,他微笑着反驳:“您过于乐观了。德国拥有强大的容克地主阶级和庞大的军事工业垄断,这些特殊条件将使其不止一次地威胁和平。当然,我们可以尝试改变这些基础条件。”
察觉话题触及战后德国社会结构,丘吉尔迅速转换了话题。
这场关于战后德国处置的首次领导人间讨论便在此告一段落。
---
二、斯大林与罗斯福的单独会谈
次日,斯大林与罗斯福单独会面,详细讲述了他与丘吉尔的午餐讨论内容,并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。
斯大林指出,19世纪70年代德国发动的战争于1871年结束,43年后即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,而1939年,德国又挑起了新的全面战争。
斯大林会见罗斯福(图像)
这表明,德国重新崛起的间隔时间在不断缩短,未来恢复的速度只会更快。
罗斯福认真倾听,偶尔点头示意认同。斯大林继续分析道,虽然可以禁止德国生产飞机和弹药,但不能关闭民用工厂,因为它们随时能转产军工物资。
因此,他得出结论:战后德国可能在15到20年内迅速恢复,如果没有遏制措施,德国极有可能重整旗鼓,再次发动侵略。
他还强调,为防止德国东山再起,必须占领德国周边的战略要地,利用这些优势地区包围并控制德国。
斯大林面露坚毅之色(图像)
罗斯福听后表示完全赞同:“一旦发现德国民用工厂转产军火,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,决不能给它重武装的机会。”
斯大林露出欣慰的微笑,美苏两国领导人的对话也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。
---
三、三巨头关于德国问题的辩论
会议最后一天,1943年12月1日,三国领导人在全体会议上再度讨论战后德国的命运。
罗斯福提出了一个分割德国的方案,请大家考虑。
尚未详述内容,丘吉尔便打断说:“我支持分割德国,但普鲁士是德国的祸根,必须特别关注。我认为应将巴伐利亚及其他一些省份从德国划出。”
丘吉尔发言(图像)
他的发言让会场一时静默,随后罗斯福详细介绍了他两个月前拟定的方案。
该方案建议将德国分为五个独立国家:普鲁士,汉诺威及西北部地区,萨克森及莱比锡,黑森省及莱茵河以南地区,巴伐利亚、巴登和符腾堡。
此外,他还提出了基尔运河区、汉堡地区、鲁尔省及萨尔省的管辖问题。
当时大部分欧洲仍被法西斯控制,重新划分德国版图面临重重困难。
丘吉尔作为老练政治家,表现出支持态度,并对罗斯福说道:“总统先生,我也想补充。首先,不仅要孤立普鲁士,还应对其采取比其他德国地区更严厉的措施。其次,将南部诸省从萨尔到萨克森分开,建立类似奥匈帝国那样的多瑙河联邦。”
丘吉尔的主张为德国未来命运增添了新元素,他提议在西方大国控制下建立这一联邦,并将苏联排除在外。
对此,斯大林坚决反对:“我不赞成立即建立没有生命力的新联邦。既然决定分割德国,就应避免设立新联邦。此外,普鲁士以外的德国省份同样残酷无情。”
斯大林反对丘吉尔的立场(图像)
罗斯福表示同意斯大林的观点,补充说:“如今德国人无论出自哪个省份,作战时都没有区别,五十年前那种差异已不复存在。”
丘吉尔随即澄清:“我支持分割德国,但不支持分割后各部分完全独立,因为德国人终将统一。”
斯大林则坚定回应:“德国统一的可能性无法排除。”
丘吉尔则带着几分挑衅问道:“斯大林元帅,您喜欢一个分裂的欧洲吗?”
斯大林反驳道:“这跟欧洲无关,我只是觉得是否成立多个独立的德意志国家仍需讨论。”
罗斯福见二人争论,温和制止:“这次会议先暂停讨论德国问题,后续由美英苏三国在伦敦组成委员会继续研究。”
三人相视,最终均表示赞同。
---
四、问题的后续与结局
事后,1945年2月的“克里米亚会议”上,西方国家再次提出战后德国问题,苏联依然主张既不分割德国,也不彻底消灭德国。
1945年夏季,美英苏三国在“波茨坦会议”通过了德国肃清纳粹、民主化及废除军备的决议,然而这些决议在战后西方占领区执行不力。
西方大国未能依法分割德国,反而强行将德国划分为“双联占领区”和“三联占领区”。
于是,1945年,世界出现了两个德国: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。
四十五年后,1990年10月3日,两德实现统一,重新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德国。
主要参考文献:《世界现代史》、《二战政要巨头密档》
发布于:天津市诚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