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牛管理层划下了一道醒目的红线:坚决拒绝为22岁的约什·吉迪提供年均3000万美元的合同。
而吉迪阵营的期望值毫不退让——他们瞄准的是魔术后卫萨格斯那样的5年1.5亿顶薪。
这场续约僵局让吉迪陷入两难:接受1年1100万资质报价冒险赌明年自由市场,还是妥协签下远低于预期的长约?
更戏剧的是,命运似乎刻意嘲弄着他。
去年休赛期,雷霆用吉迪单换防守悍将卡鲁索,后者随即助力雷霆夺冠并入选最佳防守阵容。
而吉迪在公牛虽然打出高光表现,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老东家捧起奖杯。
当雷霆球员狂欢庆祝时,这位曾经的六号秀正为一份大合同焦灼谈判——竞技体育的残酷性,在这一刻赤裸裸暴露。
上赛季的数据看似为吉迪提供了底气。
展开剩余75%他出战70场常规赛,场均贡献14.6分、8.1篮板、7.2助攻和1.2抢断,三分命中率提升至生涯新高的37.8%。
更关键的是全明星赛后的爆发:拉文离队后,吉迪在19场比赛中场均轰下21.2分、10.7篮板、9.3助攻的准三双数据,三分命中率飙升至45.7%。
对阵湖人的两场比赛堪称他的封神之战。
他先是以15分10篮板17助攻8抢断的准四双统治攻防,随后又在次回合命中14.17米超远三分绝杀,创下公牛队史最远绝杀纪录。
高阶数据同样亮眼:他的BPM值(每百回合胜负贡献)达到3.0,高居全队第一;在场时公牛净胜对手10.4分,反之净负4.3分。
但数据背后的隐患让公牛管理层异常谨慎。
吉迪的防守短板始终未解——横移速度慢导致他防不了速度型后卫,挡拆换防时屡屡成为漏洞。
去年季后赛对阵独行侠的系列赛便是明证:基德针对性放空他的投篮,导致他最后两场遭DNP弃用。
本赛季虽有进步,但三分稳定性仍波动明显:他能单场投出6中4,也会突然陷入12中3的低效。
公牛的顾虑还源于历史教训。
球队曾给扎克·拉文开出5年2.15亿顶薪,结果后者迅速沦为负资产。
帕特里克·威廉姆斯续约后的状态下滑更让管理层对“自我竞价”心有余悸。
资深跟队记者K.C. Johnson透露,公牛从未正式讨论过3000万年薪的方案,这与吉迪阵营放风的诉求形成鲜明反差。
市场环境的冰冷进一步压缩吉迪的议价空间。
2025年自由市场薪资空间紧缩,几乎没有球队能开出3000万年薪报价。
ESPN分析师温霍斯特直言:“吉迪的得分和防守不如尼克斯的奎克利(5年1.62亿),年薪理应更低”。
虎扑球迷甚至用数据模型测算:若对标坎宁安4000万顶薪,吉迪各项指标达标率综合仅值2960万。
更棘手的在于吉迪的受限自由球员身份。
由于去年未与雷霆提前续约,他新秀合同到期后无法直接签约他队,必须等待公牛匹配报价。
这种被动局面让火箭等潜在追求者难以介入——即便传闻火箭考虑放弃范弗里特争抢吉迪,也需公牛放弃匹配权才可能实现。
卡鲁索与吉迪的互换交易,如今成为衡量价值的残酷标尺。
卡鲁索在雷霆夺冠征程中锁死对手箭头人物,场均干扰投篮次数联盟前三。
而吉迪虽在公牛刷出华丽数据,球队却连季后赛门槛都未摸到。
当记者追问“单换交易谁赚谁亏”时,雷霆总经理普雷斯蒂的沉默微笑被解读为最佳答案。
谈判桌的另一端,公牛已备好B计划。
他们开出1年1100万资质报价,既保留明年匹配权,又避免长期锁死薪资空间。
如果吉迪拒绝签字,最坏结果可能是重演本·西蒙斯的剧本——高顺位新秀因合同纠纷沦为更衣室炸弹。
芝加哥当地媒体开始反思:全明星赛后19场样本是否足够证明核心价值?
毕竟此前62场比赛,吉迪场均仅14分7.7篮板6.9助攻。
公牛随队记者乔·考利在播客中反问:“如果他是真核,为什么绝杀湖人前没人讨论他? 我们到底在为一时的肾上腺素买单,还是为可持续的赢球逻辑付费? ”
AIGC热点大赛
发布于:重庆市诚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